标签: 分类: 闲情逸杂谈
致
环换气法比较难学,在初练时,除刻苦学练之外,还要细心寻找规律和突破点,循环换气究竟难在何处? 表面上看好像是换气二字,其实是难在换气时“循环”上。而使气息循环不断的突破点又是在“呼”与“吸”上。呼、吸二项对比,主要又难在呼气同时的吸上。也可以反过来讲,它难在吸气同时的呼上。再进一
步分析,与吸气的同时的呼气,气又是从何而来?是来自胸、腹还是口腔?当然是口腔(下颌部),所以在吸气时的同时,下颚蓄气的呼出是循环换气法的最关健之处。
长音循环换气在练习时,首先将舌头(舌根)往内(后)收缩,使喉腔形成发“欧”音时的形态。当你发出这个音后,下颚必然会向外(下)扩张,喉腔也随之扩大,口腔内的空间圆而大。在呼吸的运用上,和“鼓腮换气法”差不多,每当你即将吹完一口气时(约留三分之一左右),就将舌头(舌根)往后收,把气存入喉腔(下颚)处,要尽量增大气在喉腔
的储存量,然后用鼻迅速吸气(吸气时小腹往里收,把气往上提)。记住,在与鼻吸气的同时,下颚往上收缩(舌头自然向前伸去),使储存的气根据乐曲的需要用颚收缩的不同压力将气压出,吹响笛子,保持笛音的不断。当第二口气吸进之后,应迅速接上去,这样反复循环就可使笛音不断。
开始练习时,可先用曲笛练吹低八度“1”、“2”、“3”三个音(即平吹),待掌握到一定程度后,再练其它的音,或换梆笛、中音笛进行练习。
练习可分以下三步:
第一步:先练习储气和呼气。先用下颚储存气的呼出,把笛子吹响。方法是:
1、舌根往内(后)收缩,形成发“欧”字音的形态,把气储满下颚部。
2、下颚往上收缩(舌头自然向前伸)把储存的气排压呼出,此时最重要之点就是保持住吹笛时的口形,风门不能变化,不能抖动。否则,笛子就无法吹响。音吹得越长、越响越好。
第二步:在第一步完成的基础上,加用鼻子吸气。这里要注意:
1、吸气要快,先一口气一口气的分解练习,不要急于去连续进行。 2、一定要在呼(吹)气的同时用鼻吸气(即口呼鼻吸同时进行),这一步比较困难,但只要第一步打好了基础,也是容易掌握的。 第三步循环不断地连续练习,练习这一步时的关键在于从鼻子吸进气之后又要转送到肺部,然后呼出去。这时,鼻子和嘴需要一个连接转换过程。变在这个转换之中,往往易有一个断续的痕迹,这是初学者普遍遇到的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在日常练习时一定要注意:
1、全身不要过于紧张,特别是口腔、鼻腔要有意识地放松弛一些。 2、加强小腹(丹田)的控制,以减轻口腔的控制力和紧张感。 3、初练时,每到口吹鼻吸两动作转换这际,可将气息缩小,使音弱下来,慢慢地去完成转换过程。 4、在两动作(吸与呼)转换过程中,头部和上体尽量不要幌动,应保持平稳。
只要注意到这几方面,细心摸索练习,就可以很快突破这一关的。 平日最好在笛子上练习,但在没有笛子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练习。方法是:
1、把某一只手(左右都可以)抬起,手心对着风门(嘴)练习换气,依靠手心的感觉,来测量你我气是否集中,有无中断。
2、用循环换气方法来练习吹灯(蜡烛)要使灯火摆动,但不能使它熄灭,来测量你的运气是否连贯、均匀。
3、民间艺人过去练习唢呐的鼓腮换气法时,常用一节空心小棒,插入水中练吹,使水落石出泡不停断地翻滚来练习吹、吸两动作的连续转换。这一方法虽不太适用于笛子,(因为在吹笛子时,要时常改变用气的力
度、角度和口形),但用来练习呼吸动作也还是可取的。
在练习过程中,可逐步将嘴与目的物(灯或手)的距离由近渐远地拉开,以测量你的气量是否增加。 在练习和运用这一技巧时,总括起来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吸气的动作要迅速。 2、第二口气接上去时,一定要连贯均匀,不可时多时少,时缓时急。 3、在吹奏时,光可稍下俯一些,不可直硬挺仰。这样可使喉腔有力地扩大,以增加口腔和喉腔的控制力。
4、在换气的过程中,小腹要始终保持控制状态,不可松软,以免失去控制。
5、身体要平稳,不可上下前后倒斜抖动。
6、为使笛音柔细动听,而且便于换气,遇到长音时,可加用本位或下位虚颤音(即指震音)相助。 二、双吐循环换气
双吐循环换气,是四十多年前的1966年,由当时的内蒙古艺术学校学生马世新开始练习,1971年在其笛子独奏曲中使用,近十几年来一些演奏家发展运用的,它难于长音特环换
气。但又不及长音与旋律循环换气使用广泛。
在吹奏单吐、三吐时,由于可以采用抢气的方法,使吹奏不间断地进行,而在吹奏双吐时,是不能抢气的。过去往往都是利用半拍或四分之一拍的空隙时间来换气,这就使连续的十六分音符的双吐不得不中途停断。双吐循环换气的发展就解决了这一难题。
双吐循环换气有两种吹奏方法,吹奏者可以选练其一,或两者全学。现分述如下:
第一种是前音换气法。所谓前音换气法,就是在“吐库”的第一个吐
字的位置上换气。在换气时那个吐字发音,应变成“普”字发音。“普”音是利用下颌的蓄存气,压冲而出,使双唇碰开之音。在此普字冲发的同时,鼻子吸气并很快转换,接上正常的吹奏,使笛音不停不断。 第二种是后音换气法。所谓后音换气法,就是在“吐库”的“库”字音的位置上来换气。其方法同第一种一样,只不过库字音要变成由下颌压冲而出的“虎”字音形。 它们的练习方法如下: (1)循环换气的基本方法,同前面所介绍的相同,这里不再述。
(2)用下颌(喉腔)处的储存气先吹响笛音,它于吹奏长音换气不同之处是,气流从下颚处压时要短、猛而有力,气速要快,使之能有力地冲响一个吐奏音。口形发音的“普”或“虎”要首先进行单吹练习,能把音吹响,吹结实。这里要注意“普”“虎”两音不是从丹田冲出的气,而是胸腹都处在有控制的止气状气,只由下颚的蓄气冲压而得。 (3)当“普”或“虎”能把笛音吹出吐奏音的效果时,接着就练习舌头的连贯动作,把“普”或“虎”与“库”连结起来练习。前音换气是,当舌头随着下颚压出的气流伸向
前发出吐音,立即利用舌的惯性力,从根部急发出“库”字音。这样就把“普”与“库”连起来形成双吐。而后音换气则是当“吐”字音发出之后,用下颚所存之气,迅速冲压出“虎”音的同时抢吸,并准确无误地再接发“吐库”演奏下去。 (4)特别注意的是,在练习过程中,每发“普”或“虎”音的同时,一定要用鼻急速而灵巧地抢吸一口气。双吐循环换气的难练之处,也就难在这里。它比长音循环换气时,要求吸气与呼气(下颚压出的气)动作更快而敏捷。
(5)由慢练开始,找到正确方法后,渐次加速为宜。
(6)先从第三、四两孔的中音区练起,逐渐扩大音区。 (7)以上练习达到要求时,即可进行同音的双吐换气练习
循环换气法技术分析 作者: 四川成都竹笛老师lanwei
首先 这篇文章不是转载只能说很多地方参考借鉴别人的文章内容,加入个人观点。再来,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来讨论。请指正其中的不足和错误
循环换气为笛子演奏中非常
实用的,难度比较大的应用技巧。其作用在于使笛子在吹奏的过程当中保持气息的连续性。通过下颌肌肉的技巧性运动使在吹奏的同时让鼻子能够同时快速的吸气,从而达到在演奏的同时换气让乐句保持完整性的目的。
有的时候,有一些乐句会很长。而竹笛演奏不像弦乐或者是弹拨乐可以连续不断的演奏,它受到人体生理的限制(肺活量),是不可能在不换气的情况下而无限制的。但是为了达到连续演奏的目的,通过无数先辈的努力探索,循环换气技
法孕育而生。循环换气技法不但解决了竹笛不能演奏过长的乐句的可能,甚至可以演奏一个乐段,或者一个乐章。所以说循环换气技法的产生让竹笛演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但是循环换气技法还是有很多的缺陷。首先难在他的理解上面。由于循环换气技法的运用不是像指头上的技巧是可以看得见的,而是隐性的不可见的。循环换气技法属于“组合技法”(可以理解为是由多个不同的组成部分组合在一起而成的新的技法。),其组合运用
了气息,下颌肌肉的伸缩,鼻子的吸气三部分。而这三部分均为不可见的,所以无法通过视觉的观察而学习。我们只能是通过语言的描述来让学习者自己感觉、体会从而学习。这样的缺陷是很明显的,他无法让人从容的理解。不像数学公式一样有凭有据,也不是视图给人的直观感受。只能是通过前人的经验自己摸索。所谓的学不是颤音这样的技巧,只要照着做就行,有模式,有套路,而是主观感受。那么,一切都得靠自己来掌握。所以大凡学习循环换气技法的人,都会有自己
的理解。有的人理解的多,演奏起来轻松而且效果不错。有的理解浅,运用起来吃力。我的这篇论文主要是将自己的一点心得写于纸上,希望能对学习循环换气的人有点帮助。
一、主要内容
(一)循环换气技法的起源: 约在1957年间,笛子演奏家赵松庭先生根据唢呐的换气方法创出了此技法并把这一换气法运用在笛子上,定名曰“特长音演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种
“循环换气”法,解决了唢呐中鼓腮换气法所不能解决的问题:1、可以使吹奏中的口形不产生任何变化;2、不致使观众因鼓腮而分散注意力,不但可以吹奏特长音,而且也可以吹奏高音和整段乐曲。3、扩大了气的储存量,不但可以吹奏特长音,而且也可以吹奏高音和整段乐曲。从而笛子在演奏效果,演奏技法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二)循环换气的相关的技巧: 循环换气技法需要同时运用到三个部分,分别为:气息的呼出,下
颌肌肉的伸缩,鼻子的吸气。这三个部分同时运用就构成了循环换气。循环换气的运用理论是:在吹奏笛子的同时,在口腔里面藏一口气,当感觉需要换气时,用下颌的肌肉把藏的一口气挤出去,挤出的同时要用鼻子吸气。挤出的气要能够把笛子吹响,与先前的音无大的差别。挤出气的同时鼻子吸气,吸得越多越好。怎样吸得多随后讲到。有很多人在挤出气的同时能吸气,可是也就是在这里最容易断掉,因为不知道在挤出气之后应该怎么做。应该是在挤出气之后紧接
着腹部的气息就吹出来。挤出的气和随后吹出来的气是紧紧挨着的,其时间差要做到最小。这就是循环换气了。要练习循环换气,每一个部分都必须要充分发挥。要练习循环换气,每一个部分都必须要充分发挥。下面分别介绍。
1.气息。气息在笛子吹奏中是重中之重。它是演奏笛子的前提,没有气息笛子不会响,就不用说其他了。而要练习好气息,首要的就是有正确的呼吸方法。呼吸方法好了,才能够使气息悠长,饱满。正确的呼吸方法对于吹奏管乐是十
分重要的,中国民间吹管乐非常重视用“气”,气息运用得当,才能较长时间的自由演奏,否则,吹一会就会感觉累,还可能有胸闷气短的现象,时间长了,于身体不利,所以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至关重要。(1)呼吸方法的种类 呼吸方法一般划分为可分为三种:①胸式呼吸、②腹式呼吸方法、③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呼吸运动的进行过程可知,呼吸运动主要依靠两部分呼吸肌的舒缩来完成,分别表现为胸腹两个部位的活动。一是肋间外肌舒缩引起肋
骨和胸骨运动,引起胸廓前后、左右径增大,表现以胸部活动为主;一是膈肌收缩,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表现以腹部活动为主。吸气时,膈肌收缩,膈的隆起部下降,上腹部脏器如肝、脾等随之下降,于是前腹壁向外突出;呼气时则相反,前腹壁向内复位。以肋骨和胸骨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叫胸式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的呼吸运动叫腹式呼吸。
(2)呼吸方法的优劣
①胸式呼吸:气吸到肺里后,
由肋间外肌舒缩向外挤压气息,这样,吸气量不能达到最大值,气流不稳定,气息也不能持久,身体易感疲劳,这种方法不好控制气息,也有损健康,所以一般不提倡采用胸式呼吸方法。 ②腹式呼吸方法:吸气时将横隔肌下沉,尽量扩大腹部与腰部,民间说法叫做“气沉丹田”。呼气时,丹田要绷住劲,一点一点均匀地将气吹出,经过反复练习,这种呼吸方法是能够掌握的。腹式呼吸能有效的控制气流,均匀的将气吹出,还可根据音乐需要增强或减弱气流强度,做出强弱
变、化和腹颤音效果,是一种正确的呼吸方法。 ③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吸气时胸部、肋部、腹部、腰部同时向外扩张,最大限度地将气吸入,这样肺吸入的空气量比前两种方法都要大。 采用胸腹式呼吸时。当整个呼吸肌肉组织联合工作时,呼吸肌肉所承担的负荷分布得非常均匀,这样,呼吸肌肉不易感到疲乏。 综上所述,初学者首先应学会腹式呼吸,熟练后再加上胸部扩展动作,就是胸腹式联合呼吸。 腹式呼吸方法在循环换气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运用循
环换气时鼻子吸气的刹那,需要吸得多就必须会腹式呼吸方法。腹式呼吸能有效的控制气流,均匀的将气吹出,还可根据音乐需要增强或减弱气流强度,做出强弱变化和腹颤音效果的优点对循环换气准备换气时将气息弱下来,以免让挤出的气和先前有太大差别有很大的好处。
练习时先用鼻子将气慢慢吸入,这时就能体会到腹部自然向外扩张,腰部也有向外扩张的感觉,这就是正确的自然呼吸的感觉,以后逐渐加快吸气速度,再试着不改变腹
部、腰部动作的情况下而改用嘴吸气,这样你就掌握了腹式呼吸的正确吸气方法。吹奏时随着气的呼出腹部逐渐收缩,但丹田一定要绷住劲,找向外拉的感觉。
2.藏气:通常循环换气是在一口气将尽时开始准备换气。当要换气时,首先将舌头(舌根)往内(后)收缩,使喉腔形成发“欧”音时的形态。当你发出这个音后,下颌必然会向外(下)扩张,喉腔也随之扩大,口腔内的空间圆而大。这时就可以在这个空间里藏一口气。当需要循环换气时,用下颌的肌肉把
这口气挤出去把笛子挤响。而挤气也要根据乐曲的需要而采用不同的力度挤气以达到和先前力度一致。这样才能让乐句听起来更加的完美,没有换气的痕迹。 3.吸气。呼吸,这时我们随时都在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在完成。呼吸分为两部分“呼”和“吸”。而在循环换气技法演奏中“吸”又是重点。我们要有意识的吸气,越多越好。
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人的呼吸过程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外呼吸,包
括肺通气和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指组织细胞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正常成人安静时呼吸次数为16-20次/分,每次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量大约为500毫升,称为潮气量。当人用力吸气,一直到不能再吸的时候为止;然后再用力呼气,一直呼到不能再呼的时候为止,这时呼出的气体量称为肺活量。正常成人男子肺活量约为3500-4000毫升,女子约为2500-3500毫升。肺活量代表一个人潜在的呼吸能力的大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呼吸功
有和健康状况,是常用的测量呼吸功有方法之一。呼吸系统是由鼻腔和喉咙中的通气管、两个肺,以及一条连接喉咙与肺部的长长的气管组成的。
而我们器乐演奏的呼吸为外呼吸。前面讲到的腹式呼吸方法有助于人将肺活量不断增强,从而利于演奏。
怎样让气吸得最多,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把人体理解为一个空的容器,一个可以伸缩的容器。而气息是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的。当我们把一个空的塑料袋敞开,没有任何
压力施加,里面其实是有空气的,这从迅速把塑料袋合拢里面是鼓胀的可以得到证明。那我们把自己假设成容器,当容器敞开的时候,里面其实已经充满了气体。而我们做的吸气动作是让这个可以伸缩的容器变得更大,可以容纳更多的气体。所以我们在平时笛子的呼吸时,就要尽量让自己这个容器保持宽敞的状态,以便容纳最多的气体。当一口气吹完,要换气时,就要尽量把口腔、气管、肺、甚至“丹田”全部敞开。不能有阻塞。 而循环换气时这个容器要换一种
理解方式:就像一个容器,把里面的空气排除后里面就成为了真空,我们吹奏的同时人体容器里面的空间也就逐步变成了真空,但是我们还要同时保持容器的原有状态,不能像气球一样随着气的出来而坍塌。所以这个时候腹部要能够用的上力,也就是平时所说的丹田部位要有个支撑点以保证容器不变型。而我们的通过下颌挤气的同时吸气,就是利用外部压强给里面送气。演奏笛子一直在消耗容器里面的气体,但是通过鼻子又送来新的气体,以保证循环不断。
怎样来练习循环换气以达到“循环”的目的呢?下面重点介绍循环换气几种方式方法。
(三)循环换气的种类
循环换气法有三种,第一种为长音循环换气,第二种为旋律循环换气,第三种为双吐循环换气。下面分别介绍这三种循环换气的方法和要领:
长音与旋律循环换气 此种循环换气是所有循环换气的基础和前提,不掌握这种换气法,其它两种循环换气就无法学会。 循环
换气法比较难学,在初练时,除刻苦学练之外,还要细心寻找规律和突破点,循环换气究竟难在何处? 表面上看好像是换气二字,其实是难在换气时“循环”上。而使气息循环不断的突破点又是在“呼”与“吸”上。呼、吸二项对比,主要又难在呼气同时的吸上。也可以反过来讲,它难在吸气同时的呼上。再进一步分析,与吸气的同时的呼气,气又是从何而来?是来自胸、腹还是口腔?当然是口腔(下颌部),所以在吸气时的同时,下颌蓄气的呼出是循环换气法的最
关健之处。 长音循环换气在练习时,首先将舌头(舌根)往内(后)收缩,使喉腔形成发“欧”音时的形态。当你发出这个音后,下颌必然会向外(下)扩张,喉腔也随之扩大,口腔内的空间圆而大。在呼吸的运用上,和“鼓腮换气法”差不多,每当你即将吹完一口气时(约留三分之一左右),就将舌头(舌根)往后收,把气存入喉腔(下颌)处,要尽量增大气在喉腔的储存量,然后用鼻迅速吸气(吸气时小腹往里收,把气往上提)。记住,在与鼻吸气的同时,下颌往上收缩
(舌头自然向前伸去),使储存的气根据乐曲的需要用颚收缩的不同压力将气压出,吹响笛子,保持笛音的不断。当第二口气吸进之后,应迅速接上去,这样反复循环就可使笛音不断。 开始练习时,可先用曲笛练吹低八度“1”、“2”、“3”三个音(即平吹),待掌握到一定程度后,再练其它的音,或换梆笛、中音笛进行练习。 练习可分以下三步: 第一步:先练习储气和呼气。先用下颌储存气的呼出,把笛子吹响。方法是: 舌根往内(后)收缩,形成发“欧”
字音的形态,把气储满下颌部。下颌往上收缩(舌头自然向前伸)把储存的气排压呼出,此时最重要之点就是保持住吹笛时的口形,风门不能变化,不能抖动。否则,笛子就无法吹响。音吹得越长、越响越好。 第二步:在第一步完成的基础上,加用鼻子吸气。这里要注意: (1)吸气要快,先一口气一口气的分解练习,不要急于去连续进行。 (2)一定要在呼(吹)气的同时用鼻吸气(即口呼鼻吸同时进行),这一步比较困难,但只要第一步打好了基础,也是容
易掌握的。 第三步循环不断地连续练习,练习这一步时的关键在于从鼻子吸进气之后又要转送到肺部,然后呼出去。这时,鼻子和嘴需要一个连接转换过程。变在这个转换之中,往往易有一个断续的痕迹,这是初学者普遍遇到的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在日常练习时一定要注意: (1)全身不要过于紧张,特别是口腔、鼻腔要有意识地放松弛一些。 (2)加强小腹(丹田)的控制,以减轻口腔的控制力和紧张感。 (3)初练时,每到口吹鼻吸两动作转换
这际,可将气息缩小,使音弱下来,慢慢地去完成转换过程。 (4)在两动作(吸与呼)转换过程中,头部和上体尽量不要幌动,应保持平稳。 只要注意到这几方面,细心摸索练习,就可以很快突破这一关的。 平日最好在笛子上练习,但在没有笛子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练习。方法是: (1)把某一只手(左右都可以)抬起,手心对着风门(嘴)练习换气,依靠手心的感觉,来测量你我气是否集中,有无中断。 (2)用循环换气方法来练习吹灯(蜡烛)要
使灯火摆动,但不能使它熄灭,来测量你的运气是否连贯、均匀。 (3)民间艺人过去练习唢呐的鼓腮换气法时,常用一节空心小棒,插入水中练吹,使水落石出泡不停断地翻滚来练习吹、吸两动作的连续转换。这一方法虽不太适用于笛子,(因为在吹笛子时,要时常改变用气的力度、角度和口形),但用来练习呼吸动作也还是可取的。 在练习过程中,可逐步将嘴与目的物(灯或手)的距离由近渐远地拉开,以测量你的气量是否增加。 在练习和运用这一技巧时,总括起
来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吸气的动作要迅速。 (2)第二口气接上去时,一定要连贯均匀,不可时多时少,时缓时急。 (3)在吹奏时,光可稍下俯一些,不可直硬挺仰。这样可使喉腔有力地扩大,以增加口腔和喉腔的控制力。 (4)在换气的过程中,小腹要始终保持控制状态,不可松软,以免失去控制。 (5)身体要平稳,不可上下前后倒斜抖动。 (6)为使笛音柔细动听,而且便于换气,遇到长音时,可加用本位或下位虚颤音(即指震音)相助。2.双
吐循环换气 双吐循环换气,是四十多年前的1966年,由当时的内蒙古艺术学校学生马世新开始练习,1971年在其笛子独奏曲中使用,近十几年来一些演奏家发展运用的,它难于长音特环换气。但又不及长音与旋律循环换气使用广泛。 在吹奏单吐、三吐时,由于可以采用抢气的方法,使吹奏不间断地进行,而在吹奏双吐时,是不能抢气的。过去往往都是利用半拍或四分之一拍的空隙时间来换气,这就使连续的十六分音符的双吐不得不中途停断。双吐循环换气
的发展就解决了这一难题。 双吐循环换气有两种吹奏方法,吹奏者可以选练其一,或两者全学。现分述如下: 第一种是前音换气法。所谓前音换气法,就是在“吐库”的第一个吐字的位置上换气。在换气时那个吐字发音,应变成“普”字发音。“普”音是利用下颌的蓄存气,压冲而出,使双唇碰开之音。在此普字冲发的同时,鼻子吸气并很快转换,接上正常的吹奏,使笛音不停不断。此种方法由于在第一音位置换气,经常会出现音头不清晰的现象,导致乐句听上
去重音不明确的后果。这是因为用“普”的嘴型去演奏吐音,不容易让嘴型保持稳定,容易变型。另外由于“普”的方式使气息出来时不易控制,往往气息过多,所以很难吹奏低声部。练习者往往要花更多的功夫在控制上。 第二种是后音换气法。所谓后音换气法,就是在“吐库”的“库”字音的位置上来换气。其方法同第一种一样,只不过库字音要变成由下颌压冲而出的“虎”字音形。这种方法一般容易掌握,现在为大多数人采用。他的缺点为“虎”的发音口型
不容易让挤出去的气拥有力度,所以一般这种换气在低音区时很好用,但是不容易演奏高音。
它们的练习方法如下: (1)循环换气的基本方法,同前面所介绍的相同,这里不再述。 (2)用下颌(喉腔)处的储存气先吹响笛音,它于吹奏长音换气不同之处是,气流从下颌处压时要短、猛而有力,气速要快,使之能有力地冲响一个吐奏音。口形发音的“普”或“虎”要首先进行单吹练习,能把音吹响吹结实。这里
要注意“普”“虎”两音不是从丹田冲出的气,而是胸腹都处在有控制的止气状气,只由下颚的蓄气冲压而得。 (3)当“普”或“虎”能把笛音吹出吐奏音的效果时,接着就练习舌头的连贯动作,把“普”或“虎”与“库”连结起来练习。前音换气是,当舌头随着下颌压出的气流伸向前发出吐音,立即利用舌的惯性力,从根部急发出“库”字音。这样就把“普”与“库”连起来形成双吐。而后音换气则是当“吐”字音发出之后,用下颌所存之气,迅速冲
压出“虎”音的同时抢吸,并准确无误地再接发“吐库”演奏下去。 (4)特别注意的是,在练习过程中,每发“普”或“虎”音的同时,一定要用鼻急速而灵巧地抢吸一口气。双吐循环换气的难练之处,也就难在这里。它比长音循环换气时,要求吸气与呼气(下颌压出的气)动作更快而敏捷。 (5)由慢练开始,找到正确方法后,渐次加速为宜。 (6)先从第三、四两孔的中音区练起,逐渐扩大音区。 (7)以上练习达到要求时,即可进行同音的双吐换气练
习。
(四)循环换气实际运用 1.我们知道,长音循环换气是把一口气快要吹奏完的时候,通过下颌的肌肉挤出气体,同时吸气的技法。当我们在演奏曲目的时候,我们要同时注意很多东西,比如音高、音色、音量、节奏等诸多问题。而在用到循环换气的技法时总是感觉要弱下来才能换气。另外,我通过找我的师弟实验,他在换气前可以吹15秒,但是换气后只能吹5秒左右,也就是说他的循环换气运用一次只能管5秒左右,那么如果
要继续演奏下去,他必须在换气后第3秒或者4秒的时候换气。那么这样下去的话,也就是说他每隔4秒左右必须换一次气。通常换气的时候我们都会把气息弱下来以方便换的没有痕迹,而3秒的时间是不够我们把一个乐句的强弱表现的尽善尽美的,如果硬要在这个时间段做出强弱,那么强弱都会显得很短促,显然这样是不适合用于整个乐段之类的。如果一直都是只能让换气的频率处于3、4秒,就会导致整个乐句、乐段、乐章偏弱。这会影响音乐的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频率问题?或者说换气的时候,一口气吸得足够的长,气多了,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可是常识告诉我们,这都是很难的。我们换气的时间也就是一秒左右,没有足够的时间,也不像平时可以用嘴和鼻子一起来完成吸气动作,只能是鼻子吸气。所以很难在一秒左右的时间把气息吸满。
通过和我的导师王其书教授的交流,总结了一些解决办法。首先阐述一下练习循环换气的几大阶段: (1)在循环换气的初级阶段,练习
者是在努力的感受循环换气的方法。开始练习循环换气的时候,是练习如何让自己在挤出气的同时吸气而且让呼出的气尾随而出。很多练习者单独练习一边挤出气一边吸气是很容易完成的,但很难掌握如何让呼出的气尾随挤出的气而出。有很多人练习循环换气技巧不成便是止步于此。
(2)在第二阶段是在努力练习如何让气息循环时的换气变得了无痕迹。很多人在换气的时候容易出现因挤气而牵动喉咙使之发出杂音,要么在换气的时候挤气的力度不
够而使音变得孱弱不堪,换气痕迹太过明显。所以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让换气变得水到渠成。 (3)而解决上述问题,也就是换气时因吸气少而产生的乐句或乐段弱是第三阶段。通过第二阶段的大量练习,能够使循环换气时不露痕迹。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在换气后要做好准备后才能再换气。也就因此产生了换气频率过慢乐句过弱的问题。所以需要在这时练习在换过一口气后马上再换气,使几次换气前后相接,并且没有明显痕迹。这样通过连续的几次换气,也就是在
几秒的时间之内,吸几次气,从而使吸进的气也要比一次吸的气多得多。这样就可以在接下来的乐句里有足够的起来进行强弱的变化等等。第三阶段是非常难的,需要有很好的循环换气的基础。他是在单一的唤气基础上让几次换气紧密的前后衔接,从而达到多吸气的目的。
2.经常有人会在循环换气时有选择性地换气。有的人习惯在高音区换气,有的习惯在低音区。有的只能在小笛子上换气,而大笛子便换不来。这都是因为在换气时换气时
挤气的力度过大过小的缘故。过大则低音时吹不响。过小则高音吹不出。所以练习者一定要每一个音都认真练习,能在每个音上从容的换气。
有的人只能在长音上面换气,在遇到旋律时就不行。在遇到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就更难,比如赵松庭的《鹧鸪飞》,张维良的《南韵》,最后都有一个乐段需要循环换气演奏,而且全是快速的连续十六分音符,这就要求演奏者能够在全是十六分音符的情况下换气自如。演奏者的在需要循环换气时必须快
速的对音分析,是高音还是低音,挤出的气要用的力度是多少。这些都只能刚开始时慢慢的来,大量练习后可以自如换气。 总结
以上讲了循环换气的由来,循环换气涉及到的技巧的阐述,循环换气的种类、练习方法,还有循环换气实际运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个人的一些解决办法。特别是学习循环换气之初,要能静下心仔细体会气息的奥妙。而且需要勤加练习,才能不断加强肌肉的伸缩强
度,从而让挤出去的气更具力度,更加饱满
www.mfcad.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